“結構性行情”是這兩年被機構頻繁提到的一個詞。普漲已經成為過去式,市場更多的時候是“冰火兩重天”的格局。大家害怕買錯了,也擔心買貴了,害怕錯過好資產上漲的機會,又往往難以通過有效的真實的“信號”捕捉個股的機會。
面對上述難題,博普科技用了一套“量化+主觀”的投資方法。充分發揮量化技術的優勢,又不擯棄產業深耕,個股深入研究的主觀分析方法。近年來也通過亮眼的業績驗證了自己這套方法的可實現性。
量化結合主觀,1+1>2的獨門秘籍
成立以來(2019年9月),博普科技的股票策略代表產品“博普安泰**”收獲了***%的收益,截至2021年7月16日,同期滬深300上漲30.60%,超額高達**%。除了收益表現令人驚嘆,其風險收益指標——夏普比率也高達2.91,保持了行業一流水平。
袁豪,美國普渡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本科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曾在2002年和2003年兩次獲得ACM(美國計算機協會)-ICPC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北京賽區冠軍,全球總決賽中世界第6的賽績。曾于香港城市大學任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擁有多年量化投資經驗,2016年入選新財富中國最佳私募證券投資經理TOP50榜單、2018年入選中國最佳私募證券投資經理TOP50榜單、2020年入選私募排排網常青樹常青樹私募基金經理。
何瑞琳,基金經理,廈門大學經濟學碩士,廈門大學經濟學學士。2017年加入博普,重點投資投資成長股,擅長對預期差的把握。對新能源行業、新興互聯網、電子、醫療器械、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等領域覆蓋深入。
不同于大多數量化管理人僅聚焦于通過多因子量化選股等方法作為量化多頭的核心策略,袁豪潛心研發打造了一套將量化定性分析和主觀基本面分析結合的系統,這也是博普科技股票策略產品表現令人驚嘆的原因。這一套方法運用在標的的選擇、個股的研究、投資的決策等各個方面。
主觀“嗅覺”:消費、醫藥、新能源、科技能誕生最偉大的公司
博普科技相信高景氣的行業往往能誕生最偉大的公司。他們看好四個方向——消費、醫藥、新能源、科技。
在博普科技看來,巨大的人口基數、持續的消費升級需求、老齡化趨勢、z世代對品質和新事物的追求等,為消費行業創造了長期繁榮基礎。他們當前優選格局好、粘性強的賽道,并進一步挑選品牌勢能強、具備量價齊升邏輯的優秀公司。
而隨著中國人口基數龐大、老齡化趨勢明顯,需求確定性高;中國的工程師紅利和友好的融資環境孕育了醫藥創新的搖籃。另外,醫藥行業細分領域極多,投資標的豐富。
新能源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方向。他們認為,全球碳中和風起+電動化與智能化技術飛速發展+不到8%的全球新車市占率=長期復合增速超過30%的新能源車及其產業鏈。尤其以電池及其產業鏈為代表的核心環節,同時享受行業高增速與優質產業格局,最易催生優秀投資機會。
此外,云計算SAAS、工業軟件、產業互聯網、機器人、機器視覺、VR/AR、人工智能等帶來社會效率提升與人類生活水平提升的領域投資機會也非常巨大。
科學嚴謹的投資過程是如何形成的?
對于如何形成一個科學嚴謹的投資過程,博普科技的主要投資步驟如下:
首先,通過產業股票池和量化股票池優選標的。他們的量化技術面股票池進行日度更新,量化財務模型股票池進行季度更新,這將他們的觀測標的縮小到300只,他們還通過量化數據庫進行一線行業數據的挖掘。
不同于傳統的投資邏輯,量化交易根本不是依據因果關系來進行投資,其依據的是短期之內的相關關系。量化股票池的篩選結果往往可以保證股票標的的質量較高,品質較好,這對于基金經理進行“排雷”往往有很大的幫助。另一方面,一些行業的數據庫也幫助他們對高景氣度的行業保持靈敏的嗅覺。這是量化的層面,主觀的層面就包括基于主觀的基本面分析。
博普會進行行業的跟蹤調研和個股的深度研究。他們將行業/公司成長空間、企業核心爭力作為選股基礎,挖掘預期差,把握企業拐點。這里面運用到的方法就包括實地+草根的深度高頻調研。
博普的調研非常勤奮,在對產業鏈進行調研時,他們不放過細分龍頭的每一次交流機會。如投資組合在新能源行業配置之前,調研億維鋰能11次,天賜材料9次,恩捷股份6次,比亞迪4次。調研兼具頻度和深度。
此外,博普科技的一級投資團隊的產業資源也會為二級市場的投資帶來協同效應。最后,量化技術面模型在個股買入和賣出的投資決策,流動性監控模型在宏觀擇大時發揮作用。
綜合來看,這樣的方法將基本面分析、量化信號巧妙地結合起來,量化構建起了客觀、真實、可靠的基礎,而主觀分析又讓整個投資策略是適應經濟發展趨勢的,能把握市場高景氣度行業紅利的,對個股的研究是具備深度的。兩者的結合使得股票池優中選優,投資決策兼具理性和感性。
風險提示:
本文信息來源于公開資料或對投資經理的訪談,僅代表個人觀點。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鸬倪^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本文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推薦。投資者應綜合考量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等方面因素獨立進行判斷和投資。